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联系电话0851-22026262
电话:0851-22026262
邮箱:513210232@qq.com
邮箱:gzqkny@163.com
地址:贵州省赤水市经济开发区万象城awc888农业园区
鸡病防治手册
一、鸡新城疫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病原为禽副粘病毒I型的新城疫病毒。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按禽副粘病毒I型F基因树的分类目前流行株有F基因Ⅶ型和Ⅷ型。F基因Ⅶ型毒株对鹅有高度致病力,对鹅主要引起强下降。 [诊断]病鸡精神委靡,体温升高,不喜活动,瞌睡,食欲减少以至完全不吃。呼吸困难,口和鼻中蓄积多量液体,口中流出液体。腹泻,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头颈向一侧扭曲或向背后屈曲,步态不稳,作倒退或转圈行动,肢腿瘫痪,翅膀麻痹。 病理变化:具有特征性的病变主要在消化道,腺胃黏膜乳头及其周围有出血点,肌胃角质膜下的黏膜面有出血斑点。整个肠道发生出血性卡他性炎,肠道黏膜面集合淋巴滤泡水肿、出血、坏死和形成溃疡病灶,严重时从浆膜面也能看到,泄殖腔黏膜出血。喉和气管黏膜通常充血或有小出血灶,管腔内蓄积多量污黄色渗出物。 [防制]①有计划地做好鸡群的免疫监测根据抗体水平制定完善的免疫计划和疫苗接种计划;②合理地使用弱毒苗和其它剂型的疫苗;③发病时家畜免疫接种建议使用抗血清或灭活型的疫苗。
二、禽流行性感冒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多种家禽的一种传染性综合征。本病的病原为正黏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型内,随着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糖蛋白的变异性,又可以分成许多亚型。各个亚型的毒株,在抗原性、致病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症状:在自然情况下,毒力较弱的毒株感染鸡群,仅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一般症状,轻度的产蛋下降,死亡率很低。高致病性毒株则可引起病鸡产生全身性败血症症状,常为突然发病,发热,昏睡,并表现呼吸道、肠道和神经系统的症状。病鸡面部和肉髯水肿,皮肤紫绀。 病理变化:高致病性毒株的病死鸡,均显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渗出和坏死变化,最先发生于皮肤、冠和肉髯,腿部和趾部皮肤鳞片发生具有特征性的出血,剥离腿部皮肤,腿肌呈弥漫性出血,胸部皮下水肿,口腔、腺胃黏膜及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胰腺出血,肝、脾、肺、心包膜、气囊、气管黏膜、肠道黏膜、盲肠扁桃体等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的病鸡握囊、腹膜和输卵管表面有灰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防制] ①采取严格执行综合防制措施,杜绝疫病传入;②在兽医的指导下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③按照免疫程度接种禽流感二价油乳剂灭活苗,幼鸡胸肌注射0.3毫升,成鸡0.5毫升有一定保护力。
三、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以全身淋巴样细胞广泛增生,浸润和形成肿瘤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属丙亚科疱疹病毒的马立克氏病毒(MDV)。目前发现本病毒Ⅰ、Ⅱ、Ⅲ3个血清型。 [诊断]根据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病可以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皮肤型和眼型4种病型。 1、神经型:病毒侵害外周神经,特征是出现运动障碍,一肢或两肢瘫痪,病鸡常一只脚伸向前方,另一只脚伸向后方,呈“劈叉”姿势。 2、内脏型:急性发作时,病鸡进行性消瘦,最后衰竭死亡。病变器官肿大,色泽变淡,肝、脾、心、肺、肾、腺胃、肠、胰腺、卵巢、睾丸以及肌肉等常出现肿瘤,肿瘤病灶在外观上可能呈弥漫性肿大或结节状,结节多少不一,灰白色,较坚实,切面平滑。 3、皮肤型:皮肤上有小的肿瘤结节形成,毛囊肿大增生,有的增生病灶呈疥癣状,表面有淡褐色结痂,有的病例也有肿瘤形成。 4、眼型: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球的虹膜褪色,色变灰白,瞳孔缩小,边缘不平整,呈锯齿状。 [防制]常规免疫预防方法为1日龄幼雏接种火鸡疱诊病毒疫苗。
四、传染性法氏囊病
本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病原属双股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3-6周龄的雏鸡易感性最高。
[诊断]病鸡显现贫血症状,精神委靡,羽毛松乱,蹲伏无力,排出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鸡群往往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从第3天开始,4 5-7天内达高峰,以后很快下降。病死率一般达20%~30%,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 剖检特点为病死鸡胸肌、腿肌常有出血斑或弥漫性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着,输尿管也因尿酸盐沉积而扩张变粗。感染后3天,即见法氏囊明显肿大,比正常增大2-3倍,外形变圆,黏膜有出血斑点,严重时,整个黏膜弥漫出血而呈暗红色。囊腔内充满黏性液体或淡黄色干酪样物质。第5天后,法氏囊体积萎缩变小。 由于免疫中枢器官受到病毒侵害,导致鸡体免疫功能不完全或免疫抑制,会降低以后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也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传染病。 [防制]①种鸡免疫;②雏鸡免疫
五、传染性喉气管炎
本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接种鸡胚绒尿膜,绒尿膜上产生痘疱样的坏死灶,各龄鸡都能感染本病,但主要感染成年鸡。 [诊断]突出的症状是咳嗽,喷嚏和极度呼吸困难,在每次吸气时,头和颈部高高举起和伸出,嘴张开,作尽力吸气的动作,试图排出气管内的分泌物。严重病例常咳出带血的黏液,炎性渗出物可堵塞气管,引起窒息死亡。 病变主要在喉和气管,早期多为黏膜卡他性炎症,严重时气管腔中含有数量不等的血液和混有血丝的渗出物,黏着在气管壁上。 [防制]在有本病污染的地区,鸡群可接种弱毒疫苗,应用毛囊,滴鼻或滴眼接种,均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也可采用油剂灭活苗,80-100日龄鸡胸肌注射0.5毫升即可。目前也有应用喉气管炎与支气管炎,新城疫制成的二联或三联灭活苗免疫,效果良好。
六、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病原是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毒能在发育鸡胚上繁殖,能引起鸡胚死亡或发育障碍而形体蜷缩。本病毒的血清型多,抗原性差异大,不同毒株侵害的器官及引起的病变也不尽一致。本病有支气管炎型和肾病型。近年来,国内发现致腺胃炎的病型。 [诊断] 1、支气管炎型:病鸡咳嗽,张嘴呼吸,打喷嚏,发出气管啰音。雏鸡可见鼻流黏液或流眼泪,有渗出物造成眼睑粘连。成年鸡产蛋减少,因输卵管炎症而产软壳蛋、粗壳蛋及畸形蛋,蛋白变稀薄。气管下段的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在气管与支气管交接部或支气管内有干酪样栓子堵塞。肺淤血气囊膜增厚、浑浊。 2、肾病型:病鸡除了出现呼吸道症状外,主要发生肾炎和肠炎,病鸡饮欲增加,常见腹泻和排白色稀粪。2-3周龄雏鸡的死亡率为10%左右,如果并发其他疫病则死亡率可达25%以上。肾脏明显肿大,色泽苍白,细尿管和输尿管扩张,有尿酸盐沉着。 3、腺胃炎型:多发生于20-100日龄鸡,病程较长,可达20-40天,患鸡生长阻滞,仅为同群正常鸡的1/2-1/3体重,死亡率为30%左右。病变特征为腺胃显著肿大(外观呈球状),肌胃瘪缩。腺胃壁增厚,黏膜出血或坏死形成溃疡,浅层和深层胃腺的腺管萎缩,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 [防制]①采用弱毒苗H120或H52②采用多毒株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七、减蛋综合征
减蛋综合征,或称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产蛋母鸡以产蛋量减少、产软壳蛋和无壳蛋等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病原属禽腺病毒属的减蛋综合征病毒。 [诊断]减蛋综合征虽见于产蛋母鸡,但其病毒的天然宿主是鸭和鹅。所有日龄的鸡对本病毒都有易感性,但肉用种鸡及重型褐壳蛋感染更为严重。本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还可由多种野禽传染。垂直传播时病症常发生在50%产蛋率至产蛋高峰之间。 本病以出现有色蛋壳褪色,蛋壳变软、变薄,甚至出现无壳蛋。薄壳蛋的一端常很粗糙,呈砂粒状,同时产小蛋的数量增多和少数畸形量,破损率增加。蛋的品质下降,蛋白稀薄,蛋黄色泽变浅。产蛋量急剧下降,可降至40%或更低,持续数周,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病程可达4-10周。 剖检常无明显的器官肉眼病变,仅见输卵管及子宫黏膜水肿,管腔中含有白色渗出物。 [防制]本病主要通过鸡蛋垂直传染,产蛋前2-4周应用油剂灭活苗免疫,每羽胸肌内注射0.5毫升,免疫期10-12个月。现在常用减蛋综合征和新城疫二联油剂灭活苗或和新城疫、传支三联油剂灭活苗对这三种病有良好保护力。 八、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病的简称,是鸡的一种病型很复杂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程较长,造血组织发生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全身很多器官产生肿瘤性病灶。白血病的病原是一群密切相关的病毒,属C型肿瘤病毒,目前在鸡已发现A、B、C、D、E、J6个亚型,能够引起多种造血组织肿瘤以及一些肉瘤,所以统称为白血病/肉瘤群。鸡白血病中最常见的是淋巴性白血病,其他类型的肿瘤病还有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肾母细胞瘤及骨石化病等。 [诊断]鸡白血病病毒能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经蛋传递是商品鸡感染本病毒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的肉用种鸡感染J亚群白血病毒引起的骨髓细胞瘤病,似乎以水平接触传播为主。淋巴性白血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型。发病年龄大于16周龄,性成熟前后是发病高峰。 病鸡精神委靡,冠和肉髯苍白,食欲减退,消瘦,产蛋停止,有的病鸡腹围增大,按压可触及肿大的肝脏。 病变主要是肝、脾及法氏囊等器官有肿瘤形成,特别是肝脏比正常增大好几倍,表面有灰白色,数量和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肝脏也可呈弥漫性肿大,充满整个腹腔,所以本病又称“大肝病”。脾肿大,有灰白色肿瘤病灶。其他器官如肾、肺、性腺、心,肠系膜等也可能产生肿瘤病灶。法氏囊常可见到肿瘤结节,这是本病与马立克氏病相鉴别的特征性病变。 近年来,国内外发现的肉用种鸡感染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主要引起骨髓细胞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在鸡群中蔓延很快。剖检病变为肝、脾、肾肿大,包括心脏都在灰白色肿瘤结节形成。 [防制]本病可通过鸡蛋传染,有效防制措施是检出和消灭种鸡群的感染病鸡,逐步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群。应用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群,应用疫苗免疫对防制本病的实际意义不大,目前也没有可用的疫苗。
九、鸡痘
鸡痘是侵害禽类,引起皮肤和黏膜痘痂病变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鸡痘病毒,各种禽痘病毒之间有交叉血清学反应。病毒直径达0.25微米,在痘痂病变皮肤表皮细胞的胞浆里面,可以看到一种嗜酸性染色,卵圆形至圆形的红色包涵体,病毒即含存在这种特异性的包涵体里面,称为原质小体。 [诊断]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3型。 1、皮肤型:特征是先在冠、肉髯、面部、眼部、嘴角等无毛部位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小丘疹,继而干燥和融合形成棕褐色的大结痂,突出于皮肤表面即为痘痂。 2、黏膜型:黏膜型鸡痘又称白喉型鸡痘。病变特征主要在口腔和咽喉黏膜,有时可以蔓延到鼻窦和眼部。先是黏膜上生成黄白色小结节,逐渐增大和融合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黏膜上面。假膜扩大增厚可造成病鸡取食和呼吸困难,出现全身性症状。 3、混合型:是指皮肤和口腔黏膜同时出现鸡痘病变,见于少数病例。 [防制]预防接种可用弱毒疫苗(鸡痘鹌鹑化疫苗或鸽痘疫苗),免疫幼雏,效果良好。可与新城疫弱毒苗同时接种,也可应用新城疫Ⅱ系苗制成二联苗,免疫雏鸡。病鸡口腔黏膜溃疡创口可涂敷碘甘油。
十、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本病是侵害雏鸡的一种病毒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肌肉震颤为特征。病原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禽脑脊髓炎病毒,能够在发育鸡胚上繁殖,引起胚体发育不良。 [诊断]种鸡感染后可经蛋传给子代,表现为孵化率下降,出壳前3天鸡胚死亡增加,出壳雏鸡显现共济失调等。 经胚感染的雏鸡,潜伏期1-7天,经口水平感染的鸡则为11天以上。发病鸡步态蹒跚,运动失调,严重的向一侧倒卧,不能站立。有一部分病鸡出现头颈部震颤。本病的死亡率一般为25%,高的达50%。 本病从流行病学特点和临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脑组织的病理切片观察,可见弥散性的非化脓性脑炎和脊髓炎。整个脑和脊髓的各个部分出现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包围浸润形成“管套”,以及胶质细胞的增生浸润。此外,腺胃壁肌层、胰腺及心肌中也有多量淋巴细胞聚集的病灶。取病鸡的脑组织或感染病毒的鸡胚脑组织触片,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可以检测到病毒抗原。 [防制]有效的方法是用疫苗免疫留种母鸡,以防止病毒经蛋传播。目前应用的一种是弱毒疫苗,种鸡在10周龄和产蛋前4周接种。另一种是灭活苗,已开始产蛋的鸡群也可以接种。
十一、鸡包涵体肝炎
本病是由鸡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5周龄的肉鸡,也见于青年母鸡和产蛋鸡,表现一过性产蛋量下降。 种鸡在开产前不久或在产蛋期中感染本病后,在1-2周内病毒可经蛋传递。 [诊断]雏鸡为突然发病,发病率很高。病鸡精神沉郁,嗜睡,颜面、冠和肉髯苍白,严重贫血,有白色水样腹泻。特征病变为肝脏肿大,呈黄白色,包膜下和切面上有出血斑点。严重病例,肾脏也肿大,常见尿酸盐沉积的条纹。血液稀薄,骨髓变灰白色或黄色,明显妯血。 确诊本病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毒分离和琼脂扩散试验。 [防制]由于病毒的血清型很多,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疫苗可供免疫接种,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消除各种能降低鸡体抵抗力的应激因素,防止诱发本病。
十二、鸡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由鸡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以足部关节滑膜和腱鞘发炎,继而使腓肠肌腱断裂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肉鸡。 [诊断]雏鸡大都在3-4周龄发病,发病率从0.4%至20%。初期步态异常,逐渐发展为跛行,不愿行动,胫跖关节肿胀,两侧小腿增粗。成年鸡常发生肌腱断裂,趾爪屈曲,病程较长者,患肢多向外扭转,不能站立。病鸡生长不良,长期不能恢复。患肢的胫跖关节周围肿胀,皮肤充血和出血,切开皮肤可见腓肠肌腱炎性水肿,关节腔充满淡红色透明滑液,造成病鸡的小腿变粗,有时可见腓肠肌腱断裂以及由此引起的周围组织出血浸润,病鸡变永久跛行。慢性病例主要发生在成年鸡、腓肠肌腱增厚、硬化,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者失去活动性,关节腔内含有干酪样渗出物。 [防制]目前应用的预防疫苗有弱毒苗和油剂灭活苗,主要由于种鸡,1-7日龄和4周龄各接种一次弱毒苗,母鸡产蛋前再接种一次灭活苗,通过母源抗体以保护,1日龄幼雏不受感染。
十三、鸡传染性贫血病
本病是由鸡贫血因子感染引起的,以贫血和免疫抑制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是一种环状病毒科的病毒,主要通过垂直传播。 [诊断]雏鸡多在3-6周龄发病,病鸡精神委顿,严重贫血,消瘦,冠、肉髯,喙和脚部皮肤苍白,腹泻。发病2天后开始死亡,死亡率约10%,如有继发感染,死亡率即显著上升。 病鸡血液稀,血液红细胞比容降至0.10以下,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骨髓萎缩,呈黄色,红骨髓被脂肪组织代替。胸腺、脾脏和法氏囊萎缩。 根据骨髓呈黄白色及红细胞比容值显著降低,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本病可应用血清中和试验、直接和间接荧光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CAA抗原。 [防制]目前还没有可供预防接种的疫苗,主要采用综合防制措施。种鸡群要及时进行检疫,严格淘汰阳性鸡。本病是通过鸡蛋传染的,对于采用鸡胚或鸡胚细胞生产的疫苗及卵黄抗体等,要注意检测和防止污染病原。
十四、禽霍乱
本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鸡、鸭、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诊断]本病在鸡群受到应激影响时容易发生,临诊上分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型。
1、最急性型:往往不显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变不典型或与急性型相似。
2、急性型:特征为突然发病,出现急性败血症症状,冠和肉髯呈青紫色,口鼻有黏液流出,腹泻,排灰白色或淡绿色稀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急性死亡的鸡可见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及心外有针尖状出血,各处浆膜大都有出血点。肝肿大,质脆,色暗红,表面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坏死点。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呈紫红色,肠内容物呈血样。肺淤血水肿。
3、慢性型:病鸡表现肉髯肿胀,关节肿胀及呼吸道症状,慢性型病列无败血症变化,通常只见局部器官病变,如肺坏死、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关节炎及肉髯肿胀、坏死等。确诊本病需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
[治疗]应用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和抗生素等抗菌药物,治疗本病均有较好疗效。在常发地区,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喹乙醇0.01~0.02克,连喂5天,可以防止感染,并有一定治疗作用。
[预防]预防菌苗有禽霍乱氢氧化铝灭活菌苗和禽堆乱弱毒活疫苗。灭活苗使用安全,但效果不一致;弱毒苗的免疫性较灭活苗好,接种后可能产生较强反应。菌苗的免疫期一般为3-5个月,有时需多次免疫。
十五、鸡沙门氏杆菌病
1、鸡白痢 本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常见传染病。其特征是雏鸡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终身带菌并成为传染源。鸡白痢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孢。 [诊断]带菌种蛋孵出的发病幼雏,羽毛蓬松,翅膀下垂,瞌睡,怕冷,打堆,腹泻,粪便呈白色糊状,沾污肛门周围羽毛。2周龄左右为发病死亡高峰。成年鸡可能出现消瘦、产蛋减少、受精率低等现象。 死雏肝和脾肿大,胆囊扩张,内含多量胆汁。细尿管和输尿管扩张,充满灰白色尿酸盐。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皱缩。盲肠膨大,肠腔内充塞白色的干酪样物质。在肺、肝、心、盲肠、大肠及肌胃上常生成一种灰白色的坏死小结节。成年母鸡病变主要在卵巢、卵泡变形、变质,有些卵泡出血,有些卵泡外形皱缩,有些卵泡明显扩张,内容物液化,有些卵泡破裂,可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治疗]治疗药物较多,氟喹诺酮类(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磺胺类和多种抗生素(如安普霉素、卡那霉素等)都有一定疗效。 [防制]防制鸡白痢的最重要原则是消灭鸡群中传播病菌的带菌鸡,要有计划地定期对鸡群进行鸡白痢的检疫工作,严格淘汰阳性鸡,直到不出现阳性鸡为止。
2、鸡伤寒 本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及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均能感染,对青年鸡和成年鸡的危害性较大,与鸡白痢的主要流行于雏鸡有所不同。鸡沙门氏菌的菌体及菌落形态与鸡白痢沙门氏菌相同,也无鞭毛,不运动,在生化特性上略有区别,两者之间具有交叉凝集作用。 [诊断]病鸡精神委靡,翅膀下垂,羽毛蓬松,冠和肉髯苍白,食欲废绝,口渴增加,腹泻,排淡黄绿色稀粪,肛门周围常沾着粪便。急性型的病程约5天左右即死亡,慢性病鸡大都成为带菌鸡。 最急性病例病变不明显。在亚急性和慢性病例最具特征性的病变是肝和脾显著肿大,肝呈棕绿色或古铜色,肝和心肌上散布白色坏死点和结节。常发生心包炎、心包囊积液。胆囊扩张,充满胆汁,有时肝实质有胆汁淤滞现象。脾脏常见小坏死点。肠道黏膜有轻重不等的卡他性炎或出血性炎。母鸡由于卵泡出血、变形或破裂,常引起腹膜炎。 [治疗和防制]同鸡白痢。 3、鸡副伤寒 鸡副伤寒是指除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众多血清型、有鞭毛和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这些沙门氏菌能广泛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因此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人类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也常来源于副伤寒病菌污染的禽肉、蛋品或其他产品。在这些副伤寒沙门氏菌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最为常见。 [诊断]本病主要侵害雏鸡,症状与鸡白痢相似,精神委靡,食欲消失,腹泻,排水样稀粪,常在一二天内死亡,致死率10%-20%。 病变主要是肝、脾淤血肿大,有针尖大的灰白色坏死点,常有心包炎和心包粘连。小肠出血性炎症,盲肠扩张,肠腔内有干酪样物质堵塞,但不常见鸡白痢那种心、肺灰白色坏死结节。成年鸡多不表现明显症状,有些产蛋母鸡可见输卵管发生坏死和增生性病变,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确诊本病必须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以及血清型的鉴定。 [治疗]治疗同鸡白痢。 [防制]鸡群严格执行综合防制措施和消除带菌鸡,不过在鸡群中应用凝集试验较鸡白痢及鸡伤寒困难,因为副伤寒带菌鸡血液中的凝集素浓度不高,副伤寒菌种类又较多,缺乏现成的凝集抗原可以利用,必须分离病原细菌自行制备。
十六、大肠杆菌病
本病是由多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不同类型鸡病的总称。大肠杆菌是畜禽肠道中的常在菌,在众多的血清型菌株中,只有极少部分具有病原性。病原性大肠杆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因此,在临诊上大肠杆菌常常成为某些传染病的并发症(如并发于慢性呼吸道病)或继发感染(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各种年龄的鸡均能感染,幼鸡的易感性最高。 [诊断]本病由于侵入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和数量、侵入途径、鸡群年龄、个体抵抗力以及各种应激因子的不同,宿主感染后表现的病型有很大差异。从广义上讲,临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及慢性型两大病型:根据感染部位或致病特征,又可分为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脐炎、眼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脑炎等。 急性败血型:多见于幼鸡,有的发生脐炎。病鸡精神委顿,呼吸困难,食欲废绝,拉黄白色稀粪,一般3-5天死亡。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发生于成年鸡,病程较长,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气囊炎、眼球炎、滑膜炎、腹膜炎等。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及腹泻、口渴、消瘦等。 [病理变化]因病型而有差异,共同而典型的病变为胸腹腔器官表面有淡黄色纤维素渗出物覆盖,有时有数量不等的胸腹水。患气囊炎时,气囊壁增厚浑浊,严重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患心包炎时,心包囊内充满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外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覆盖。患肝周炎时,则肝脏表面被覆纤维素性假膜。成年母鸡常见卵泡变形、变质和出血,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是常见的一种病型,病鸡的心、肝、十二指肠及肠系膜上产生典型的肉芽肿结节病灶。 确诊需鉴定分离培养到的病菌,并应注意检查是原发病还是继发症。 [治疗]一般抗菌药物如安普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及氟喹诺酮类等,均有一定疗效,应选择高敏的药物使用。 [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是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定期喷雾消毒,以减少鸡舍空气中的大肠杆菌含量。预防菌苗可以应用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菌苗,2周龄雏鸡肌肉注射0.5毫升,母鸡开产前2-4周注射1毫升,免疫效果良好。免疫期为4个月。
十七、鸡败血支原体病
本病又称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病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呈隐性传染过程,但在饲养条件不良或有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时,即可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上升。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一般呈球形,可通过普通细菌滤器。 [诊断]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4-8周龄幼鸡,症状也较成年鸡严重。病鸡先是流鼻液,鼻孔周围和颈部羽毛常被沾污。继而发生喘气,咳嗽,有呼吸啰音。发病中期有些病鸡眼部结膜发炎。少数病鸡眼内或眶下窦内有干酪样渗出物蓄积,上下眼睑黏合。病鸡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鸡产蛋量下降,病程漫长病变主要是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含有黏液性渗出物。胸、腹部气囊早期为轻度浑浊,有黄白色气泡。病情发展后气囊膜增厚,囊腔中含有多量干酪样渗出物。严重病鸡,尤其有大肠杆菌并发感染时,常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及气囊炎。 本病在临诊上注意与传染性喉气管炎及传染性鼻炎相鉴别。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缓慢,单一发生很少死亡;如死亡较多,则多有其他病原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传染性喉气管炎及传染性支气管炎则传播速度快,雏鸡死亡率高。单纯的传染性鼻炎病鸡常见面部肿胀和流眼泪等症状。 [治疗]氟喹诺酮类(如丹诺沙星等)和多种抗生素(如泰乐菌素、壮观霉素、红霉素、莫能霉素等)均有一定疗效。 [防制] 防制措施的重点是严格杜绝本病的传染来源,防止引起鸡体抵抗力降低的一切应激因素。鸡群应定期进行血清凝集试验,检出和淘汰阳性鸡,逐步建立无病鸡群。
十八、鸡传染性鼻炎
本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只发生于鸡,8-12周龄幼鸡最常发生。副鸡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呈多形性,长杆状的菌体两极其浓染,无运动力,对外界抵抗力不强。 [诊断] 病鸡的特征性症状是流鼻涕,先是稀薄水样液体,以后变浓稠黏液,干燥后凝成黄色结痂。面部水肿,可蔓延以肉髯,眼流泪,结膜发炎,一侧眼眶周围水肿,严重的造成失明。病鸡消瘦,母鸡产蛋下降。少数严重病鸡可能发生副鸡嗜血杆菌性脑膜炎,表现急性神经症状而死亡。 病变主要为鼻腔和鼻窦发生急性卡他性炎,黏膜红肿,表面有多量黏液和渗出物凝块。严重时可蔓延到气管,偶然发生肺炎和气囊炎。面部和肉髯皮下组织水肿。病程较长的可见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内蓄积干酪样物质,常使眼部显著肿胀和向外突出。 [治疗] 磺胺类及多种抗生素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根治和灭带菌状态。 [预防] 可应用副鸡嗜血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菌苗,3-5周龄首次皮下接种,母鸡开产前再次接种菌苗,免疫效果良好,免疫期达9个月,发病鸡群也可紧急接种菌苗,同时给予药物治疗。 十九、葡萄球菌病 本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于幼鸡,经常成群发生。 [诊断] 有急性败血型、慢性关节炎型和趾瘤型3种病型。急性败血型:大都见于幼鸡,病鸡精神委靡,饮食减少或废绝,部分有腹泻。特征是胸腹部、腿部及肉髯皮肤呈紫红或紫黑龙江色,皮下水肿和广泛出血,蓄积血样渗出液,触之有波动感。水肿部位皮肤溃烂而流出红棕色恶臭液体。病鸡在数日内死亡。 慢性关节炎型:特征是多处关节发生炎性肿,多见于跖趾关节,常波及腱鞘。病鸡跛行,不能站立,吃食困难,病程可达10多天,最后衰竭死亡。病变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和出血,关节囊内蓄积淡黄色脓性渗出物。软骨出现糜烂,易脱落,关节面即形成粗糙凹陷的溃疡病灶。 趾瘤型:即脚趾脓肿,最常见于重型种的肉用种鸡,多由于脚部皮肤创伤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脚底皮肤发炎肿胀,可以扩展到脚趾间和深部组织,其中蓄积多量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时间一长,渗出物变成干酪样,外观形如肿瘤。病鸡运动困难,出现跛行。 [治疗] 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均有疗效。 [预防] 预防措施应消除各种能造成鸡体外伤的因素,疫场可接种葡萄球菌多价油剂灭活菌苗,20-25日龄雏鸡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免疫期约6个月。
二十、曲霉菌病
本病是鸡和其他家禽的一种常见的霉菌感染疾病。雏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多为慢性感染。烟曲霉及黄曲霉是主要病原。曲霉菌的形态特点是菌丝有隔,气生菌的孢子头膨大成曲颈瓶状顶囊,顶囊部生成小梗,小梗产生呈放射状排列的分生孢子。 [诊断] 本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统,雏鸡感染后48小时即开始发病、死亡。病雏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喘气,缩头闭眼。 肺、气囊、胸腹膜上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粟粒大或更大的坏死结节,内容物呈干酪样,有时在气囊或器官浆膜面见到数量不等的边缘白色、中间绿色的霉菌菌落斑块,有些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常为一侧眼瞬膜下形成一黄色酪样小球,致使眼睑鼓起,严重的造成角膜溃疡。 确诊可镜检观察病灶标本中是否含有菌丝体和孢子,或采取可疑菌结节病料在蔡氏培养基上培养,观察有无烟曲霉菌落生成。 [预防] 主要是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育雏室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饲料中添加霉唑(每100只雏鸡用1克)或用制霉菌素喂服(每100只雏鸡1次用5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天),均有一定效果。
二十一、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霉菌性口炎。是鸡和其他家禽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病原是白色念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椭圆性,能生芽,伸长而形成假菌丝。病鸡的嗉囊、腺胃、肌胃及肠道都能分离出病菌。 [诊断] 病鸡无特性症状,幼鸡生长不主奶,在口腔黏膜上形成黄色、干酪样的典型“鹅口疮”。 病变最常发生在嗉囊,黏膜增厚,形成灰白色、稍隆起的圆形溃疡,黏膜表面常见有假膜性的斑块和坏死物质。食管上段黏膜也有溃疡状的斑块,表面覆盖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组织和渗出物形成的假膜,腺胃也偶见相同病变。 根据病鸡上消化道的特殊病变即可初步诊断。确诊可取病变器官的渗出物作涂片镜检,观察酵母状的念珠菌菌体和菌丝,并进行霉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治疗] 大群治疗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50-100毫克,喂1-3周。曲古霉素、二性霉素B等控制霉菌的药物也可应用。
二十二、鸡球虫病
本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原虫病。主要侵害雏鸡。已发现感染鸡的球虫有9种,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前者引起雏鸡的盲肠球虫病,后两种主要引起雏鸡和青年鸡的小肠球虫病。 [诊断] 盲肠球虫病:3-6周龄的幼鸡常发。病鸡显现精神委靡,衰弱,翅膀下垂,腹泻,排含血液的稀粪,甚至完全是血液,冠苍白,贫血。发病后4-10天死亡,死亡率可高达50%-100%。病变特征为盲肠显著膨大,比正常粗大几倍,呈棕红或暗红色,从浆膜面可看到出血斑。有时为弥漫出血,整段盲肠呈暗红色,盲肠壁增厚,内容物以血液或血凝块。 小肠球虫病:青年鸡多发。病鸡贫血,冠和肉髯苍白,腹泻,一般无血便,食欲不振,消瘦,病程较长,最后衰竭死亡。病变多在小肠前、中段,特别在十二指肠,肠管显著增粗,肠壁增厚,从浆膜面上可见到灰白色小斑点和出血点。肠黏膜肿胀粗糙,有灰白色小斑点和小出血区,表面覆盖黏稠渗出物。 球虫的生活轮转是在宿主肠黏膜和肠腺的上皮层内反复进行的,不断破坏上皮细胞和引起坏死、出血等病变。 采取肠内容物或黏膜刮落物做成涂片镜检,可以发现圆形或卵圆形的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治疗] 治疗球虫病的药物很多,常用的有球痢灵、球虫宁、可爱丹、氯氢吡啶及氨丙林等;都有一定效果。但一种药物使用较久,会产生耐药性,疗效下降,一经发现疗效不佳,应即更换药物。 [预防] 预防鸡球虫病的活虫苗已有数种产品上市,强毒球虫菌如Coccivac苗(美国)和Immucox苗(加拿大),弱毒虫苗如Livacox苗(捷克)和Paracox苗(美国),1-10日龄雏鸡一次口服免疫,据报告效果都很良好。饲料中适当应用药物添加剂,也有预防效果。
二十三、鸡住白细胞虫病
本病简明扼要称住白虫病。是鸡及其他家禽的一种高度致死性原虫病。本病对幼鸡和产蛋鸡危害严重。病原主要是卡氏白细胞虫,通过吸血昆虫——库蠓和蚋传播。原虫寄生在肝、脾、心、肺等器官的血管壁内皮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在宿主细胞里面可以发现直径达100-420毫米的圆球形的裂殖体。裂殖体释放出的裂殖子侵入血液的红、白细胞,在血液中形成配子体。在用姬姆萨染色的病鸡血液涂片中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圆形配子体。 [诊断] 病鸡严重贫血,冠和肉髯苍白,精神委靡,食欲不振,腹泻,排青绿色稀粪,常伏地不起,产蛋下降。幼鸡死亡率高达20%-80%。病鸡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肌肉苍白,肝和脾肿大,质脆弱。全身皮下,腿肌和胸肌出血。在心、肝、脾、肾、肺、胰腺、肠浆膜及腹腔脂肪等处常见有粟粒大的灰白色小结节或小血肿,突出于表面。少数病例的肝、脾和肾包膜下有出血点或血块,肠黏膜有时有溃疡。 确诊可采用血片镜检,观察白细胞里面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 [防治] 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是消灭中间宿主吸血昆虫。流行地区在每年发病季节之前,鸡群可用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0.0125%氯羟吡啶,能控制发病。治疗药物较多,常用的药物有可爱丹(饲料中添加0.1%,喂7天)、血虫净、泰灭净(制菌磺)等,疗效都很良好。
二十四、组织滴虫病
本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其他禽类有时也能感染发病。病原是火鸡组织滴虫,存在于病鸡的肝和盲肠组织里面,这种组织型原虫呈圆形或卵形,大小为6-20微米,在病变组织切片中呈大小不等的红染小体。携带组织滴虫的鸡异刺线虫的虫卵是传播本病的主要根源。 [诊断] 1-4月龄幼鸡的易感性最高,摄入原虫后一般1-2周后发病。病鸡精神委靡,食欲不振以至废绝,腹泻,排淡黄或淡绿色稀粪,严重时带有血液。 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一侧或两侧盲肠受损,盲肠膨大达2-3倍,肠壁肥厚和紧实,如香肠样。内容物干燥坚实,变成一段干酪样的栓子,堵塞肠腔。栓子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黑红色的凝固血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肝脏病变具有特征性;体积增大,表面形成界限明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稍稍凹陷的坏死溃疡病灶,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隆起。溃疡病灶的大小并不一定,有时可以连成大片的溃疡区。 肝脏溃疡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防治] 预防方法与球虫病基本相同。药物治疗可在饲料中添加0.025%的甲硝哒唑(灭滴灵),连喂5天,停药3天,再喂5天,疗效良好。
二十五、鸡蛔虫病
病是鸡最常见的一种蠕虫病。鸡蛔虫呈黄白色,两头尖,雄虫长50-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虫卵呈卵圆形,壳厚而光滑,成虫寄生在鸡的小肠内。4月龄以下的幼鸡最易感,且发病严重。 [诊断] 病鸡精神委靡,生长不良,冠苍白,贫血,食欲减退,腹泻,粪中常见有蛔虫排出。幼鸡严重感染时,大量蛔虫可堵塞肠腔。蛔虫幼虫侵入小肠黏膜可引起出血性肠炎。 诊断除观察虫体特征外,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防治] 鸡场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消灭粪便中的虫卵。饮水中添加0.025%驱蛔灵,可以防止感染蛔虫。治疗药物较多,如驱蛔灵(枸橼酸哌嗪)、甲苯咪唑、左咪唑等,驱虫效果都很良好。
二十六、鸡异刺线虫病
异刺线虫又叫盲肠虫,成虫寄生在鸡等家禽的盲肠内,雄虫长7-13毫米,雌虫长10-15毫米,虫体呈淡黄色。虫卵形成与鸡蛔虫卵相似,但较小。异刺线虫的虫卵能携带盲肠肝炎的组织滴虫,幼鸡吃到这种含有组织滴虫的虫卵,即能感染发生盲肠肝炎。 [诊断] 幼鸡易感。发病严重的鸡表现食欲不振或消失,贫血,腹泻,生长不良。成年母鸡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可见盲肠发炎和肠壁增厚。 [防治] 与鸡蛔虫病相同。
二十七、鸡绦虫病
绦虫是一种白色、扁平,带状分节段的蠕虫。虫体由一个头节和多数体节构成。体节少的只有几节,多的可达数百节,因种类不同而异。头节上吸盘,用以吸附和钩着在宿主的肠壁上。能感染鸡的绦虫已知有9种,大多为膜壳属的各种绦虫。 [诊断] 鸡绦虫都寄生在小肠。它们用头节破坏肠壁,引起黏膜出血和发炎,寄生多时使肠道堵塞。病鸡发生腹泻,粪便变稀,有时混有血样黏液。绦虫的代谢产物对鸡体有毒性,病鸡精神委靡,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贫血,最后可因极度瘦弱而死亡。根据粪便检查找到孕卵节片和剖检发现阶段虫体即可确诊。 [治疗] 治疗药物如丙硫咪唑、氯硝柳胺(驱绦灵)、甲苯咪唑等,均有良效。 [预防] 严格处理鸡粪,消灭粪中的孕卵节片。同时可消灭鸡场中的甲虫、蜗牛等中间宿主。
二十八、痛 风
本病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造成尿酸盐在体内大量蓄积的疾病。青年鸡和成年鸡都能发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维生素A及维生素D不足,肾脏功能障碍,身体组织大量破坏等因素,都有可能发本病。 [诊断] 由于尿酸盐在体内沉积的部位不同,痛风可分为内脏痛风和关节痛风两种病型。 1、内脏痛风:此型最常见。病鸡食欲不振,衰弱,消瘦,母鸡产蛋减少,有时可见腹泻,排白色稀粪,其中含有多量尿酸盐,死亡率很高。剖检病变为肾脏肿大,色泽变淡,表面有尿酸盐沉着形成的白色斑点。输尿管扩张变粗,管腔中充满石灰样沉着物。严重的病例,有肝、心、脾、肠系膜及腹膜等内脏器官的表现也有石灰样的尿酸盐沉着物覆盖,量多时可形成一层白色薄膜。 2、关节痛风:发生较少。特征是腿部和脚趾关节肿胀。剖检时可见关节表面和关节周围组织中有白色尿酸盐沉着。 [预防] 预防本病,应适当减少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不能过多,补充维生素A。不要长期应用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等,防止过量,因为肾功能障碍能造成尿酸在血液中的蓄积,并与钠离子结合形成多量的尿酸钠。
二十九、黄曲霉毒素中毒
本病是家禽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霉饲料中毒病。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其中毒力最强的是B1毒素,主要损害肝脏。家禽大都由于取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如玉米等)而引起中毒。 [诊断] 临诊上可分急怀、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型。 1、急性中毒:多见于2-6周龄幼鸡。症状为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贫血,粪便带血,死亡率可达100%。剖检特征肝脏肿大,色泽苍白变淡黄呈淡黄色,有出血斑点。 2、亚急性中毒:症状不明显,病鸡消瘦,衰弱和贫血。病变特征为肝脏发生硬化,质地变硬,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者说形成多量小结节。 3、慢性中毒:症状和病变与亚急性中毒相同,肝脏严重硬化,甚至诱发肝预防] 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是不喂发霉饲料。平时要加强饲料保管工作,防止霉变。鸡群一旦发生黄同工霉毒素中毒,必须立即更换饲料。
三十、维生素A缺乏症
幼鸡和新母鸡最常发生,主要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前体——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添加不足或破坏所引起。 [诊断] 特征性症状是病鸡的眼中常流出一种牛乳状的渗出物,上下眼睑为渗出物所黏合,眼角膜浑浊不透明。严重时眼内蓄积大块白色干酪物质,眼球萎缩下降,最后造成失明。病鸡呼吸困难,流出黏稠鼻液,消瘦,生长停滞。母鸡产蛋量下降。 鼻道、口腔、咽、食管以至嗉囊的黏膜表面生成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当病变发展,结节病灶扩大,可能融合一层灰白色的假膜覆盖在黏膜表面,有些与白喉型鸡痘的病灶相似。 [防治] 防止幼雏的先天性维生素A缺乏症,产蛋母鸡的饲料中必须含有充足的维生素A。同时要防止饲料发酵、产热、氧化和酸败,以免破坏维生素A。大群治疗时,可在每千克饲料中补充维生素A10000单位。能很快好转。
三十一、维生素D缺乏症
幼鸡缺乏维生素D,就会发生佝偻病(软骨病),发生时间的早和迟,主要决定于饲料中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程度以及蛋黄中贮藏量的多少,一般在1月龄左右发生。 [诊断] 病鸡生长显著不良或完全停止,两腿无力,跛行,最后不能站立。喙变软和弯曲变形。骨骼变柔软和肿大,肋骨特别明显,肋骨和肋软骨的连接处显著肿大,形成圆形的结节,称为肋骨串珠。胸骨弯曲变形,骨盆骨也发生变形。 产蛋鸡缺乏维生素时,先是产薄壳蛋或软壳蛋,以后产蛋量明显下降以至完全停产,鸡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 [防治] 防止佝偻病,鸡群日粮中的钙磷比例要适当(生长期为1.43:1,产蛋期为4.58:1),含有充足的维生素D3(每千克饲料生长期为200单位,产蛋期为500单位),以满足生长、骨骼钙化和产蛋的需要。治疗雏鸡佝偻病,喂给维生素D315000国际单位,即见疗效。
三十二、维生素E缺乏症
幼鸡缺乏维生素E时,可发生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和肌营养不良(白肌病)。 [诊断] 脑软化症:常发生于15-30日龄雏鸡。病鸡表现运动共济失调,头向后方、下方或一侧弯曲,两腿呈有节律性的痉挛,翅膀或腿不全麻痹,不能站立,最后衰竭死亡。剖检病变主要是小脑发生坏死软化,可见呈黄绿色、浑浊的坏死区。脑膜水肿,表面常见小血点。 渗出性素质:幼鸡的特征性症状为颈、胸和皮下组织发生水肿。在严重病例,胸腹部浮肿,呈紫红或灰绿色,腹部皮下蓄积大量淡棕色液体。胸部和腿部肌肉及肠壁有出血斑点。有的初生幼雏可见颈部背侧形成隆起的皮下囊肿,囊中也含有淡绿色水肿液。心包积液和扩张。 肌营养不良:病鸡往往伴有硒缺乏。幼鸡全身衰弱,运动失调,无力站立。剖检病变为肌肉苍白贫血。由于肌肉纤维束发生变性和坏死,肌肉中出现灰白色的条纹,特别常见于胸肌及腿肌。严重时肌胃和心壁肌肉也可发现灰白色的变性的坏死病灶。 [防治] 幼鸡发生渗出性素质和脑软化症,可喂给维生素E制剂3毫克,或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0-40毫克,同时每千克饲料补充亚硒酸钠0.05-0.1毫克。生长快速的肉仔鸡,日粮中添加比正常量更高的维生素E,才能防止发生脑软化症。发生白肌病时,可补充胱氨酸和蛋氨酸。
三十三、维生素B2缺乏症
[诊断] 幼鸡缺乏维生素B2后,生长缓慢,消瘦,衰弱,消化障碍,严重腹泻。富有特征性的症状为趾爪向内卷曲,两脚不能行走,翅膀张开,以维持身体平衡。腿部肌肉萎缩,松弛。 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显著肿大和变软,胃肠道黏膜萎缩,肠壁变薄,肠道内有多量泡沫状内容物。 [防治] 预防维生素B2缺乏症,8周龄以内的幼鸡每千克饲料维生素B2的含量不少于2.6毫克,8-18周龄为1.6毫克。个别治疗可喂服维生素B2片剂,二三天即见幼鸡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三十四、锰缺乏症
[诊断] 幼鸡抽锰时发生滑腱症。其特征有膝关节异常肿大,胫骨变短增粗,胫骨的远端部和跖骨的近端部向外方弯转,最后腓肠肌腱脱出原来的正常位置,形成异常定位,因而病鸡的腿部变弯曲或扭曲,膝关节变扁平,无法支持体重,造成病鸡不能站立。 产蛋鸡缺锰时,产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胚体发育不良,多在后期快出壳时死亡。 临诊上与幼鸡佝偻病很相似,但患滑腱症幼鸡的骨骼钙化是正常的,骨质很坚硬,长骨比较粗短,但可鉴别。 [防治] 鸡的饲料必须配合适当,钙磷不能补充过量。发生锰缺乏症时,可在20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硫酸锰0.1-0.2克,或用1:20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代替饮水,连喂2-3天。
三十五、肉鸡腹水综合征
本病简称肉鸡腹水症。主要发生于生长快速的肉用仔鸡。病因比较复杂,腹水形成机制与心、肺功能损害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全身静脉淤血有关,最终造成腹腔和其他体腔的积水。 [诊断] 病鸡精神不振,生长停滞,食欲减退,呆立不动呈企鹅状。腹部增大下垂,皮肤紫绀,触之有波动感。呼吸及行走困难。 腹腔内蓄积大量淡黄色以至淡红色胶冻样液体,15日龄以上死鸡的腹水量可多达500毫升,腹水中有时混有黄白色纤维素凝块。腹腔浆膜充血,肝脏肿大,呈紫红或蓝红色,表面常覆盖灰白色胶冻样的纤维素菜性假膜。胸腔中有淡黄色积液,心脏扩张,右心室更明显,心肌壁变薄和弛缓,心包液增多,有的呈胶冻样。肺淤血水肿。 由于病因复杂,诊断上进行多方面检查,作出综合判断。剖检特征是明显的腹腔积水,一般不存在微生物感染。 [预防] 应从加强鸡舍卫生、调整鸡群营养、改进饲养管理等方面入手,并针对鸡群发生腹水症的可能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过高、鸡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和氨气浓度过高、饲料霉变等,根据不同情况切实加以改善。
三十六、输卵管囊肿
本病多见于产蛋母鸡。病因尚不清楚。 [诊断] 临诊表现为腹部膨大下垂,触之有波动感。病鸡行走困难,喜伏卧。 剖检时剥离腹部皮肤,腹腔扩张,如充满液体,外观与腹水综合征相似。打开腹腔,可见输卵管高度扩张,变成一个大囊泡或数个不等的囊泡。囊泡内充满液体,含量可达500-800毫升,而腹腔内则不存在积液,这和腹水综合征并不相同,膨大的输卵管囊肿占据了大部分腹腔,内脏器官受压而萎缩变小,卵巢也不能正常发育。 [防治]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鸡及早淘汰